每年10月2日,华中师范大学广大师生和海内外校友都会以各种方式庆祝母校的生日。然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特殊,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几所学校的主体和几所学校的一些系科合并而成,她的发展和源头比较复杂。校庆日究竟应该以哪所学校的源头算起呢?
1992年初,学校决定将校庆日的论证工作交由学校档案馆完成。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为此查阅了大量的馆藏档案,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几经修改,最终完成了论证报告,并于1993年春上报到国家教委。
1993年5月28日,国家教委来电,拟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郭齐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朱有瓛、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李桂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宋恩荣等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专家,以及熟悉学校历史演变的老同志参与再论证后报国家教委批准。学校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按国家教委的要求着手进一步论证工作。
学校首先召开了校内有关专家的论证会,时任副校长汪文汉,教育系教授任钟印、杨汉清、杨再隋,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杨葆焜、董宝良、萧宗六,历史研究所教授罗福惠等参加。论证学校校庆日一看学校师资队伍来源;二看校产、校舍情况;三看当时学校领导人情况。
根据这个原则,大家认为,1951年私立华中大学与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合并,改为公立华中大学,其校址、师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均以华中大学为主,当时华中大学校长韦卓民先生被任命为改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由当时的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潘梓年兼任)。因此,华师虽由几所院校合并而成,但其主体应是华中大学。
确立华中大学沿革这条主线后再溯其源头。专家们认为,华中大学是以文华大学为主体,于1924年创办的。文华大学的前身则是1871年10月2日成立的文华书院。1903年,文华书院成立正、备两馆,正馆为大学部,开始招收大专生,备馆为中学部。一种意见认为,将1903年文华书院正馆成立的年份,作为校庆起始年,是客观的;另一种意见认为,参照国内不少院校校庆日确定时间的依据,追根溯源,我校校庆日也可定为1871年10月2日,即文华书院创办时间。两种意见都认为确定1903年为校庆起始年是毫无疑义的,1871年10月2日作为学校源头也是清楚的。
与此同时,学校还根据国家教委的意见,专门邀请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宋恩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郭齐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李桂林等校外专家进行论证。校外专家认为,“从提供的资料看,其主体应该是华中大学,因为其校址、校舍、校产、师资等办学必备的基础条件均属华中大学。据此,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庆日应该从华中大学校史上选定是毫无疑问的。”
综合校内外专家的论证意见,学校认为,考虑到学校办学层次性质的发展,确定1903年10月2日为我校的校庆日是符合客观史实的。至此,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学校“生日”问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